本页是<海门市四甲镇初级中学>介绍页面,非官方站点,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信息

海门市四甲镇初级中学

阅读:192 页面更新时间:2016-07-07 07:11
单位介绍
学校简介

学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。“学校无小事,处处皆育人”是学校文化墙的主题,它是四甲镇初级中学校园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。学校定期开展的主题征文、班级板报的评比,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;《滴泉》文学社活动红红火火,丰富多采;班队、团队、课外兴趣小组有声有色;外籍教师定期来校师生互动,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;征文演讲比赛进一步张扬了学生的才华,学校的体育节、读书节更为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带来了青春的气息。各班精心布置的图书角,成为丰富学生课余生活、陶冶情操的重要载体,而班际间的图书漂流又使校园充满着浓郁的书香氛围。
  近三年来学校已完成南通市级课题《初中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》、《整合社会资源,加强中小学国防教育的实践与研究》海门市级课题《农村初中学生“主动参与式学习”的实践与研究》的研究,《信息技术在现代学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》课题已申报为南通市“十一五”立项课题,学校教师中先后在《中国教育报》、《成材导报》、《中华活页文选》、《现代校长》等国家、省级刊物中发表科研论文25篇,获南通市级以上的论文-奖28篇,学校教师中参与课题研究的达60%以上。
  学校与南通体校合作成立了“南通市重竟技体育海门训练基地”,在今年的省中学生运动会上实现了的突破。
  目前投资2200余万元的新校区已破土动工,2007年暑期将投入使用,届时教学楼、实验室、图书管、体育馆等所有现代化设施将一应俱全,将成为海门市农村乡镇初中中一颗璀璨的明珠。

海门市四甲镇初级中学位于海门市四甲镇健康路2号,海门市四甲镇初级中学做到办学理念新、师德高尚、作风过硬,研究能力、对策能力、理论概括能力强。教师队伍建设:重点是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,建设一支师德高尚、团结协作、艰苦奋斗、实施素质教育水平高、能力过硬的教师队伍。

建校大事记

1957年10月?学校创建。校址在四甲乡梁家占油坊姜家宅,校名为“四甲乡民办初级中学”,校长许厥全。
  1958年4月?学校改名为“四甲公社农业中学”,,主要负责人是陆圣昌。
  1959年4月?两所分校拆并,建于目前校址。校长王世杰。
  1961年?学校规模扩大,分出一部分到惠才大队办学,称“第二农中”。
  1962年?“四甲第二农中”撤消,师生统归四甲农中。
  1963年?学校更名为“四甲民办初中”,吴益平任校长。
  1964年10月?学校恢复“四甲农中”旧称。
  1966年3月?学校更名为“四甲公社中心农中”,梁炳鸿同志为校长。
  1968年?全县农中大部分转为社办中学。
  1975年?学校增设高中部,学校更名为“海门县四甲公社社办四甲中学”。
  1981年(80年)?高中停办,学校改称为“四甲公社社办四甲初中”。
  1991年7月,学校由6班扩为7班,1991年撤同一校并入保田校。
  1992年9月?布局调整为镇中四轨,保田双轨,撤光明、惠才并入镇中。
  1992年11月教学楼开工,1993年9月落成,光明惠才两校并入。
  2001年12月?教学楼、生活楼竣工。
  2005年10月学校举办首届体育节。

发展简介

1957年10月?学校创建。校址在四甲乡梁家占油坊姜家宅(现四甲镇八索村),校名为“四甲乡民办初级中学”,校长许厥全。
  1958年4月?全县办农中,学校改名为“四甲公社农业中学”,四甲梁家店油坊为分校,第二分校设在合兴镇,教室是没收地主的房屋,创办农中的主要负责人是乡文教助理陆圣昌。
  1959年4月?两所分校拆并,建于目前校址。新建校舍共三间教室、一间办公室,另有一间教室和老师寝室在通源镇陈超一家。校长王世杰。
  1961年?学校规模扩大,分出一部分到惠才大队办学,称“第二农中”。
  1962年?“四甲第二农中”撤消,师生统归四甲农中。
  1963年?学校更名为“四甲民办初中”,吴益平任校长。
  1964年10月根据刘少奇主席提出的“两种劳动制度的问题”和江苏省委确定的“关于发展半耕半读教育制度的规划(草案)精神”,海门又掀起“大办农中”的热潮,学校恢复“四甲农中”旧称。为解决教师食宿问题,由文教局拔款在三间教室西山头接建简易生活用房三间。
  1966年3月?学校更名为“四甲公社中心农中”,县文教局任命梁炳鸿同志为校长。学校双轨,公社拔款砌三间生活用房,一间教室。
  1968年?全县农中大部分转为社办中学。
  1969年起?学校改为小学5年、中学4年,初高中各2年,不经入学考试,实行推荐升学。
  1975年?拆去三间生活用房和一间教室在前面新建一排教室,学校增设高中部,学校更名为“海门县四甲公社社办四甲中学”。
  1981年(80年)?高中停办,学校改称为“四甲公社社办四甲初中”。
  1980年开始?小学、初中、高中先后经过逐年过渡,至1984年8月,全部恢复小学6年,初、高中各3年的学制。本校初中由二年制改为三年制。
  1985年?县教育局拔款在前排教室东头接两间教室,同时在后排东头接6间生活用房。
  1987年?中小学分开建支,染炳鸿同志任党支部书记。
  1988年5月向四甲村9组征地1.2亩,建成面积为288M2的四甲镇实验中心,造价及内部设施投入共6万元,其中县拔1万元,市局捐助5千元,其余由四甲镇各单位及村资助,同时省拔价值9千余元的仪器。
  1988年9月?翟汉堂、俞桂枝任命为副校长,潘利华任命为教导主任。
  1988年?学校办起木工场和科技扶贫服务部,俞桂枝为负责人。
  1990年?筹办饮料厂,俞桂枝为负责人。
  1990年11月?建成三上四下两层办公楼一幢,总面积224M2,造价为5.5万元1990年12月?与四甲驻军协商,师生开垦3亩荒地作为军民共建学农基地。
  1991年7月,实验室添置录像机、照相机、无线话筒等,同时购图书资料4千元,学校由6班扩为7班(初三3轨),1991年撤同一校并入保田校。
  1991年12月学校向四甲村9组征地3.96亩,用作操场,征地费4万元。
  1991年12月?搭建车棚2个,面积320M2,造价1.5万元,建宣传橱窗两个,造价0.16万元。
  1992年5月学校红木雕刻厂经过近半年筹备正式开工,俞桂枝具体负责。
  1992年10月?在办公小楼前建成一幢生活小楼和一小间文印室,生活小楼上下各4间,造价4万元。
  1992年9月?学校扩为8个班,初一3个班,初二2个班,初三3个班。
  1992年9月?县局镇政府决定提前在我镇实施9年义务教育,布局调整为镇中四轨,保田双轨,撤光明、惠才并入镇中,拆镇中后排生活用房,该房址建一幢三层12个教室6个办公室的教学楼,同时在教学楼东侧建一幢二层西向小楼,顶楼用作会议室,底楼作为办公室。
  1992年11月教学楼开工,1993年9月落成,校门移前,光明惠才两校并入。
  1993年8月布局调整一,校新领导班子建成:校长梁炳鸿,副校长张达、俞桂枝,教导主任潘利华。
  1994年8月?在前排平房教室与实验中心之间内操场建两个大车棚,造价6千元。
  1994年1月?俞淑琴老师承办校办吸塑厂。
  1995年8月?教学楼后建车棚一个。
  1997年8月?教学楼前操场浇水泥场地。
  1995年8月?邢耀忠捐资并亲自带队施工建水冲式厕所1个,捐资8万元。
  1998年8月?梁炳鸿校长到龄退职,校行政成员年龄偏高,姜文勇同志由四甲中学调入本校任当家副校长,梁炳鸿任党支部书记,张达续任副校长。
  1998年10月朝西小楼二楼教工会议室改为电脑教室,新买电脑29台,文印室设备更新换代,购电脑及复印机一台。
  1999年2-8月?加强学校内部管理,制订浮动工资实施方案,实行校内结构工资,建立健全一系列规章制度。
  1999年9月起?学洋思实行目标-分层-导学法,学校新购幻灯机13台等,四机一幕开始进课堂。
  2001年5月?平房教室两间、厨房饭堂两间成危房,招生规模扩大,为改危房和解决缺教室,学校决定拆去教学楼前的一排平房危房,建一幢4层新教学楼,15间教室、1个多功能教室。
  2001年8月?市局统一部署,实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,全员聘任,张达到龄退职,新班子成员为:校长姜文勇,副校长唐进、陈林冲,教导主任张菊萍,办公室主任黄建明,总务主任陈新。拆实验中心和原两幢小办公楼和生活楼,建4层学生公寓,底层为饭堂,上面三层为学生宿舍。
  2001年12月?教学楼、生活楼竣工。
  2002年1-2月?规划、重建车棚,建校门,做场地,买教学楼、生活楼东侧的两排民房,改造为锅炉房,添不锈钢燃气灶,购装名锅炉,在新教学楼和生活楼间东边建绿地花园一个。
  2002年2月?寄宿生达400余人,人数超历史。食堂招标,由两人竞争承包经营。
  2002年8月?姜文勇调任为四甲中学副校长,陈林冲任校长。组建新领导班子:校长陈林冲,副校长唐进,教导主任陈金生,副主任李鑫鑫、周玉如,办公室主任黄建明,副主任马骏,总务主任陈新。
  2003年8月?班子成员重新调整:校长陈林冲,副校长周玉如、唐进,陈金生调往货隆初中任副校长,马骏调往树勋初中任教。
  2003年8月?厨房达标升级改造,宿舍新装电风扇、做衣橱,卫生间改造达标升级。
  2003年2月?食堂由个人承包改为集体经营。
  2003年12月?镇对学校进行财务审计。
  2004年7月?新一轮人事分配制度改革,竞聘中层干部,班子调整:校长陈林冲,副校长唐进(周玉如调离),政教主任江锋,教导主任李鑫鑫,副主任许玉萍、仇建新,总务副主任俞丽娟。2004年8月18日?市局重新任命校长江伟(东洲中学调入),副校长唐进、陈金生(由货隆初中调入),陈林冲调往四甲中学任教导副主任。同年9月支部改选,江伟被选为支部书记。唐进、周玉如转为正式党员。班子成员为,校长:江伟,副校长唐进、陈金生,政教主任江锋,教导主任李鑫鑫,副主任许玉萍、仇建新,总务副主任俞丽娟。
  2004年8月?学校内部设施建设,布局进行调整。原朝西小楼二楼电脑教室移至前教学楼顶层东头,原教学楼三楼小会议室移至四楼,原朝西小楼底层北边的总务室也移至前面4楼,其旧教室作为音乐室。原旧三层教学楼顶楼临时学生宿舍仍然作为学生教室。后排二层楼东两个教室分别作为师生阅览室和藏书,东一间作为教师藏书室。
  2004年8月-9月?原29台电脑淘汰,更换成配置更高的电脑;新添阅览橱、书架;理化生实验室达标改造(由原来的3类,升格为2类);发动师生捐书,东洲中学、包场中学也积极扶持,图书藏书增至12000册,重新分类、编号、登记;把原前排厨房东侧装修改造成学校招待餐厅,节省了学校的招待费用。学校硬件设施基本到位。共投资约20万元。
  2004年8-9月?租凭四甲村闲置办公楼改成教师公寓,外乡镇教师全部入住,楼下4间按标准改成学生宿舍,缓解了部分住宿难的矛盾;并且建成教师用水冲式男女厕所一间。改造其内外环境。
  2004年9月?教师节,东洲中学、四甲中学、私人业主江炳强等各捐资2000余元,其余各界朋友也慷慨解囊,为学校捐资助共计2万余元。
2005年10月学校举办首届体育节,教育局督导室副主任张炳华、教研室主任胡伟、教科室主任吴勇、基教科副科长倪强;镇党委刘亚珍书记、朱文蔚副镇长、文卫助理徐亚琴、小学吴忠康校长、幼儿园邱红园长参加开幕式,随后举行运动会。海门电视台、广播电台予以报道。
同年,学校综合考评为二类学校。
  2006年中考,学校录取5名海中生。
  2006年,江锋、仇建新分别调往东洲中学和海中实验部。同年,四甲镇党委、政府决定将四甲镇中和国强初中合并,异地兴建中心初中。征地约47.5,预备投资2200万元。2007年姜晓琳调启东,陈俊调树勋,许玉萍调东洲中学。
  2007年上旬,新校区正式动工。同年10月28日,学校借用四甲部队礼堂,举行校庆五十周年庆典。2007年10月18日,作为校庆系列活动之一的校第三届“师慧”杯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,29位35岁以下青年教师参加了比赛,综合类名:陈灵燕;第二名:姜渝;第三名:钱永春。普通话名姜丽芳;两字名姜渝;教育随感:翟娓;备课和课堂设计名:陈灵燕。本次比赛评委为:电视台陆宇峰、顾建;电台李华、张国新;市委组织部干部科:王军;报社:姜新、曹黎明;教科室:江伟明、张万冲;教研室:徐强、李志军、钱瑾、许东明以及市学科带头人陈铁梅、陆晓、顾学明和孙树华。整个比赛历时一天时间,海门电视台予以了报道。

海门市四甲镇初级中学位于海门市四甲镇健康路2号,海门市四甲镇初级中学做到办学理念新、师德高尚、作风过硬,研究能力、对策能力、理论概括能力强。教师队伍建设:重点是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,建设一支师德高尚、团结协作、艰苦奋斗、实施素质教育水平高、能力过硬的教师队伍。

免责声明:
此页是生活办事服务信息。
如涉及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30日内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

单位资料
单位地图